历史文献记录片解说词配音

浏览人数:21

本文来自互联网,由深度配音收集整理,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般来讲,新荒出放之后就形成的村屯,都是人口自然结合的结果,而通辽城的形成却在放荒之前就早已初定格局。

我们从巴林爱新荒务局制定的放荒《章程》中看到,除了界定的放荒范围之外,还在放荒之后的镇基、屯基建设也做了实际的规划。《章程》中的第四项记载:

“镇基屯基。查向来放荒的不先勘留,听凭各大户按照领地,段内盖房凿井,殊嫌散漫。此荒拟先勘镇基、屯基。

在这段资料记载中提出,为了避免今后村居的混乱,在这次放荒中,预先勘留出一块五方之地的面积,作为建镇的基础之地。从放荒之前就进行正式的城镇规划,这在1791年以来科尔沁草原120年的放荒史中还是第一次,也正是在这预先勘留的镇基之上,才形成了今天人口聚集的通辽市区。

那么五方之地应该是多少呢?我们又从荒务局总办《黄仕福为开放镇基掣签招领请备案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查阅到约略五方之地的资料,呈文中称丈出四至后:

“计东西长七百零六丈,南北宽四百零五丈,面积八方里三十七垧一亩三分五厘。中分井字正街四条,小街二条。每长六十丈,宽十丈为一号,共分三百九十六号。……”。

就是说,当时勘留的通辽城面积:东西长2330米,南北宽1337米,总计3平方公里多;资料中还表明在划定城内面积的同时,还对城内的大小街道进行了规划。

巴林爱新荒出放前并非荒无人烟,而是卓王府的牧场,当时已有牧铺和零散开荒种地的人在这里生活。

现在的通辽市区所在地,在当时的巴林爱新荒草原中叫巴林太来荒,又叫白音太来荒。当时这片荒原上有三个叫白音太来的地方:

一处叫小白音太来,是卓里克图王府的牧铺,居住着几户蒙古族牧民,也就是现在通辽市区南面原通辽铁路分局路南的边太来村,这也是白音太来的不同译音。

另一处叫大白音太来,位于通辽市区东部原建华砖瓦厂区南面,当时居住着十几户开荒种地的汉族人,当地蒙古人称他们是“巴林人”,认为他们是从热河管辖下的赤峰所属巴林旗迁来的移民。

还有一个地方叫白音太来敖包,位于现在通辽市区内,和平路西侧蒙医研究所办公楼后面。当时这里有一条自西向东再向东北的漫召型沙岗,这条沙岗西起金龙苑小区西南侧,向东偏北穿过蒙古族中学——科尔沁区政府楼北侧——民族大学中部——市党校北侧——蒙医研究所——向东过和平路后折向东北方向,再穿过原教育学院东部——五中东部,至辽河南岸结束。

沙岗的南部、东南部是平川,即现在的主城区部分。沙岗北部与辽河南岸相望,中间相隔有1.5公里左右的沙召带。白音太来敖包坐落在沙岗中部制高点上,这个制高点与前面平川的相对高度约10多米。

白音太来敖包是当时这一带地标性的地理标志。     

以白音太来为中心,周边东、南、西南1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牧场、荒召都称为“巴林太来”荒,也称为“白音太来”荒,也是当时整个科左中旗的中心腹地,蒙古族牧民习惯称呼“白音太来敖包”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肚脐眼”。

通辽市区就坐落在“肚脐眼的“中央地带。

通辽地名的形成曾有过几种解释,通辽地名的含义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最近,我们经过多次查找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再进行实地勘察对照分析,对“通辽”一词的地名含义以及产生的时间和原因,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通辽地名的产生可追溯到1912年。

“通辽”一词最早出现在荒务局总办黄仕福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文件全称是,《巴林爱新荒务局总办黄仕福为请领汉蒙大照并拟送照稿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之附件《谨以镇基汉文、蒙文大照稿》。这是第一次出现“通辽”一词作为地名的记载。

这件档案史料中,包括了当时为出放镇基土地而拟定的镇基执照和存根样式,其中有住户认领地基的记载:“兹据领户某某”,遵章缴价报领通辽镇地基一段,坐落某某,编作第某某号,计开:领户某某某。遵章报领通辽镇第某某某号作基某某。

这件档案的成文日期,是“民国元年十一月(1912年11月)”,“日即壬子十月、日”,据查民国元年十一月各日,同时处在农历壬子年十月的日期是 1912年11月9日至30日。因此,至迟在1912年11月底之前,就已经对尚未勘留的镇基定名为“通辽”了。

“通辽”这一地名至此已经产生,但是,由于当时镇基土地还未最后选定,已经确定之名还不能在实际上发挥地名的作用。

关于批复这份报告的奉天都督是何许人也?以往的文献认为黄仕福是写给当时奉天都督赵尔巽的,经赵尔巽圈定“通辽”地名并批复后生效的。但事实上,赵尔巽因避惧辛亥革命,在民国元年十一月,也就是1912年11月3日就已离任而移居山东青岛,因此这份报告不可能是赵尔巽圈定批复的。接任奉天总督的是张锡銮,任职时间是1912年11月3日——1915年8月22日,至于“通辽”这个地名的选择和圈定是否与他有关,目前尚无明确证据。           

有关“通辽”这个地名的的含义,在1913年1月25日,《黄仕福为开放镇基掣签招领请备案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曾有记载:

“……去年十二月,会同卓里克图亲王暨在事汉蒙各员履勘。查得巴林他拉西北地方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地势高爽,永无水患,而水陆交通之便利,尤为他处所不及。拟即设立镇基,定名通辽------”

在这件档案史料中,以浅显而生动的语言,详细而具体地记载了1912年12月时,实地勘丈和命名通辽镇基土地的参加人员、时间、经过、镇基位置与面积、镇基街路划分情况和镇基号数量。这次勘丈镇基,使“通辽”这一命名,在此地具有了与实际相联系的实质性含义,从此通辽便成为名符其实的地名。

在1913年2月1日,《卓亲王色旺端鲁布为自留镇基之事致黄仕福的信》中,也提到了这次勘丈镇基、规定镇名的过程:

“……巴林爱新荒段照章应设镇基一处,前经本亲王会同贵总办择定地点,派员丈量完竣,命名曰通辽镇,并呈报省署出示招领在案……”。

这就是是通辽地名形成的大致过程。从此以后,1914年在这里正式建立了通辽镇,1918年又建立了通辽县,1920年正式建立县制,1951年建立县级通辽市,1999年哲里木盟撤盟设市后建立了地级通辽市。至今历经九十余载,通辽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通辽作为地名也有其明显的地理学特征和含义。就象我们前面依据的第三件档案史料所记载的那样,通辽这一地区属于西辽河与教来河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植被繁茂,水草丰美,丰饶富庶。她显著的地理特征是;“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是一片通畅、辽阔的土地,故取其名“通辽”。“通”即通畅,“辽”即辽阔,辽河之滨,沃野千里,平川草原,通畅辽阔。

通畅辽阔,这应该是“通辽”一词作为地名的实际含义。

         深度配音网配音服务,为你提供央视播音级别优秀的配音音质,在多媒体传播中更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地位,达到传播和营销效果。配音题材及服务范围包括:、光盘配音、、VCD配音、电影配音、电视配音、电台配音、婚礼配音、小说配音、散文配音、游戏配音、动画片配音、广告作品配音、展会宣传配音、车内广播配音、纪录片配音、影视剧配音、窗口车站配音、解说、参观游览解说、工程标书解说、演示配音、多媒体课件解说、卖场商讯广告配音、服务用语解说、广播宣传解说等。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