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浏览人数:3

扶贫电视专题片之一:《辉煌的探索——贵州农村改革30年》电视

  太阳每天都新鲜——《辉煌的探索——贵州农村改革30年》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引  子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包括农村改革在内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到今天,已经整整30年。
  30年来,执政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全国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
  30年来,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贵州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和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关岭的顶云经验、湄潭的土地制度改革试验、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的经验,对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春天,发自关岭自治县顶云乡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农村改革冲击波,很快波及到全省各地,“顶云经验”和小岗一起,为全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推行,调到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解决了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湄潭、金沙土地制度改革试验所创造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经验,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被写进了中共中央1993年11号文件,在全国进行推广;1988年成立的毕节地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实验区,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为探索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生态、人口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回顾贵州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硕果累累;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不容否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解放思想的历史经验,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追忆,有很事迹让我们感动。
  让我们借助这一个个的历史画面,重温贵州30年的农村改革历程。
  第一章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顶云经验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虽然资源丰富,但因为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1985年,贫困人口达到1500万人,人均GDP在全国排在倒数第二。
  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土地问题。
  “普开之下,莫非王土”,政治学上的国家定义,就是把国家与土地紧密地联系一起。
  土地是国之基,更是民之本。中国历史上的大起大落,从王安石变法,到洪秀全的“均田地”,每一次社会的大动荡,都与土地问题休戚相关。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能够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就因为解决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土地需求。
  那些大人物力挽狂澜的壮举,大手笔力透纸背的画卷,大事件惊天动地的震撼,固然让我们难以忘怀,并继续闪耀着开启未来的智慧之光。
  但我们不能忘记,贵州人民在30年来的农村改革中的创造精神,不能忘记小人物在贵州农村改革中的中的巨大贡献。在当年思想解放的浪潮中,小人物就写出了真理标准的大文章,小百姓就推动了民族振兴的大变局。
  这次民族振兴的大变局,两样是因为土地,同样是由小人物推动!
  安徽凤阳的小岗村引领了包产到户的大转折,因此而变得广为人知。但人们也许不知道,1977年春天,比后来闻名中国的小岗村早还要早两年,在被视为贫穷落后的贵州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的一个叫石板村的小村子赶里,正酝酿着的改革的冲击波。一些小人物,悄悄地创造着历史!
  这是一个春天的晚上,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极贫生活压力下,顶云公社石板村陶家寨生产队队长陈高中这个“小人物”,和另5个小人物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在一个叫灯盏窝的地方秘密立下“生死状”,实行“定产到组”,基本按人头平均分配了寨里的土地。
  有人认为,思想解放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基于内在利益驱动和价值判断而由思想主体主动进行的思想观念转变和创新过程。但是,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陈高中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历史意义。民以食为天,他们可能只感觉到自己需要这么做,要这么做,才是正确的!
  这一年,石板村的村民就率先摆脱了饥饿,获得了温饱。
  1978年3月,根据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经县委领导同意,顶云公社大胆探索,在16个生产队试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农业承包责任制。1978年秋天,顶云的粮食在遇灾的情况下,获得了丰收。
  11月11日,《贵州日报》以《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 》为题,加长篇编者按报道了这一事件,充分肯定了顶云公社做法,石破天惊地表达了农民的呼声,被农民称为“11号文件”,在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引起强烈反响,“定产到组,超产奖励”进面发展成“包干到户”。
  这一冲击波是强烈的,之后,贵州省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他们首创精神,充分肯定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改革实践,于1980年7月15日下发了《关于放宽农业政策的指示》,正式明确在全省实行“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包产到户”用农民的话来说,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苦其余都是自己的”。这种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便、具有“直来直去不拐弯”特点的责任制形式,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深爱广大农民欢迎。
  “顶去经验”的实质,是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在经营管理体制上进一步调整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把农民的利益和农产品的增长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83年1月10日,新华社报道,在贵州省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在短短的四年里,由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县变成贵州每个实现农业总产值翻番的县。同年5月31日贵州日报发布的调查表明,贵州省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总队数的99.7%,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为特征的重点大户大批涌现。
  随着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是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三是农村商品经济化水平得到提高,四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五是农村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但这种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经营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安顺市委、市政府从2000年以来,在关岭县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结果几年过去了,整个关岭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虽然多了,但规模小,根本没有形成“大气候”,土地效益不高,群众种植积极性也不高。甚至不少地方出现土地“抛荒”现象。顶云乡每年约有2000亩以上耕地“搁荒”。
  为充分利用好农村土地资源,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创造了“顶云经验”的顶云乡再次走到了探索土地有效利用的前沿。
  从2004年至2006年,顶云乡进行了“三年三尝试”,第一年集中了农户的土地100亩、第二年200亩、第三年300亩,分别选择种植大户或科技能手进行“打包经营”种植西红柿。让农户从承包经营者手中收取土地租金后,再到经营者的地里“打工”挣工钱。
  2007年,顶云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大力推进土地“打包经营”模式,鼓励更多的种植大户和科技能手到顶云发展规模经营。这种模式首先是农民得以增收。农民土地出租后,自己不用承担市场风险,不但收取了地租,而且还可以在自家土地里打工领取工钱,就地打工还照顾了家庭。在种植过程中,实现了集中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采收和销售,确保种植规范化,提高了种植水平,同时能够尽量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种植能手“打包”经营土地,不但让当地群众学到种植和管理能力,而且进一步转变了当地农民种植观念。
  不挣脱枷锁,不打碎禁锢,生产力就难以解放。“打包经营”的成功尝试说明,顶云土地制度再改革试验是成功的。
  “顶云经验”说明,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要条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动力源泉;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原则。
  这,就是来自顶云的贵州农村改革和第一轮冲击波,她调动了全省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贵州这个贫困省份的群众感觉到了改革开放的暖暖春风。
  第二章湄潭、金沙土地制度改革土地,还是土地!
  正如贵州“三农”专家龚晓宽先生指出,农村土地权利的冲突,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是的,在当代中国,要研究农村问题,无论经济如何发展,都绕不开我们脚下这块养育人类的土地。
  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虽然生态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在上世纪80年代,都未能得到足够开发。贵州的工业化、城镇化低,而比全国高得多的人口密度,只能依靠比其它省份少而瘠薄的土地资源,因而土地更显得珍贵。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被压抑的生产力释放出来,贵州农村经济出现大增长、大繁荣。但是,改革并不可能一劳永逸,创新永无止境,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还是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1987年5月,在胡锦涛同志的亲自带领下,贵州省委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对湄潭县9个乡和60户农户进行调查后,将湄潭县列为农村改革实验区,并向党中央、国务院出建立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报告。
  在农村改革面临进退两难选择的时刻,中央作出的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区的生分决定。
  自此,一场持续20年,以明确两权分离实现形式、抑制农村人口过速增长、促进计划开发非耕地资源、保护耕地,提高地力的土地制度改革实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从1987国务院批建立贵州省湄潭土地制度改革试验区,到1993年的6年中,试验工作紧紧围绕“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搞活土地使用权,强化土地管理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结合本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科学的试验程序,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开始贵州省湄潭县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试验。
  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多种产业发展,缓解了人地矛盾;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基本遏制了土地细分现象;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
  湄潭土地制度试验的主要成果转化为贵州省的政策法规,其中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制度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被写进了中共中央1993年11号文件,在全国推广。
  这一制度的实质是在土地稀缺的情况下,一次性将土地交给农民。其目的主要是稳定土地产权,防止调地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土地破碎,同时形成人口控制的自我约束机制。
  差不多同时,,从1986年10月到1988年底,针对农地包干到户后土地制度和土地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位于黔西北的金沙县在东光村进行农地制度创新试点,接着又在箐口乡、上山乡、岩孔镇等三个不同类型,不同地理条件的乡镇开展农地制度创新的小区域试验,结合该县提出的“生不增,死不减,娶不增,嫁不减”的土地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后来,根据三个乡镇的试点经验,在全县88个乡镇进行了主粮联产承包、地力估价承包、收回耕地租赁承包的“三包”和土地使用制度、农田基本建设补偿制度的“两制”以及强化土地管理的“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建设和建立健全村级基层组织和乡、村合作经济组织、财权下放和干部下管、编制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和发展商品经济规划等三个方面的配套改革。
  金沙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搞活土地使用权,并围绕土地制度建设进行必要的配套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将土地的无偿承包必为有偿承包,建立土地使用费和义务劳动制度。三是对农民对土地的投入进行补偿,建立基本农田投资投劳补偿制度。三是收回的地不再分割,建立实行有竞争性的租佃经营制度。四是承包期内允许农民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建立必要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四是联系产量的地力有价承包,建立规范化的检验和超奖减赔、升奖降赔制度。六是建立规范化的土地管理登记制度。
  贵州资学深者“三农学者”总是专家龚晓宽认为,贵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有几大突破:突破之一是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的广泛推行,使贵州省农村初步确立了与改革前完全不同的农村经济体制,特别是土地制度,使农户在生产上有了主动权,在交换上有了支配权,在分配上有了自主权,在消费上有了选择权;突破之二是农民、集体、国家之间出现了相互协调的新型关系;突破之三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经验,成为农村土地产权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被纳入中央的决策,起到了为深化农村改革探索道路的作用;突破之四是延长了土地承包期,探索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农村土地制度初步经验;突破之五是探索和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特别是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解体、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体制贡献。
  贵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功突破,引发和推动了全省农村经济体制的全面变革,进而又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农村改革做出了贡献,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示范意义。
  第三章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的成功探索人类的发展史、文明史,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反贫困、求生存的历史。
  贫困对处在贫困中的个人,对国家和地区和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种沉重包袱。
  虽然经济学家高尔斯所说的“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未免有失偏颇,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很多激烈的社会冲突都是人们为了摆脱贫困,求得更好的生存而引起。
  同样,伟大的政治家的伟大创举,也大多是从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为人民谋幸福出发。
  为解决长期困扰贵州山区的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历时1年多,在深入基层进行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和省委省政府决策层反复研讨,认真总结大量实践经验,选择毕节这个在西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贫困地区作为又一个农村改革的试验场,1988年6月日,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使得一场探索人口、粮食、生态、经济和谐与协调发展的伟大试验在夜郎故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当时的毕节地区,是贵州省、乃至全中国最贫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地区8个县有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共有连片的贫困乡622个,贫困人口360万,占总人口69%,其中还有上百万的极贫农民,人畜共居在低矮、湖湿、窄小的杈杈房内,人均财产不足100元。全区每年要调进1.5亿公斤粮食来解决58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当时,我国已经建立我很多经济特区,开发区,试验区,但毕节试验区与我国深圳等其它经济特区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探索摆脱农村贫困主题的“试验区”。胡锦涛在试验区工作会结束时的讲话中强调,“我省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就省内而言,一个贫困,一个生态恶化,仍然是严重困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要以改革总揽全局,坚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标准,采取一切有利于消来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和生太恶化的新途径”;“我们必须对毕节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
  改革是一场革命,“试验”也是一场革命。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标志着试验区正式成立的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实事求是地指出:“由于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我们也尚处在摸索之中,所提方案不可能尽善尽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进一步完善”,“但只要我们敢于实事求是,大胆探索,能于实践,就一定能够逐步摸索出一条贫困山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新路子。”
  “毕节试验”的内容,紧紧围绕着农村改革进行。
  在1988年到1997年间,毕节地区围绕当时全区农村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的三大世界性难题,在省政府批复的在农副产品购销、扶贫专项资金、税收减免权、金融机构改革、项目审批权限、劳动工资等方面获得了相应管理权限和配套政策的制度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如下试验:一是尝试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当时以自然经济为主的背景下,繁荣商品经济,包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带动农民致富。
  三是由原来的救济式扶贫方式为主,强调开发式扶贫方式,和变输血为造血。
  四是生态建设方面的试验,进行了组建生态建设经济实体、流域水土保护治理等试验。
  五是在建立起了农畜牧业发展的试点、人口控制综合治理试点等,进行单项试验。
  六是以“五子登科”,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坎树、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寓生态建设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颇具毕节特色的试验。
  1997年后,毕节地区按“以发展农业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为重点,突出把农业生产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强调粮食生是在扶贫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抓好资金等要素的投入,促进多元化开发主体的形成,通过加快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带动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的试验思路。
  在开发扶贫方面,建立有序统一的扶贫管理开发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组建扶贫承包集团,探索有效的扶贫投资方式;以资源为依托,促进开发,发展贸工农、产供销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把资源优势变为商口优势;探索“三个异地扶贫”,即异地就业、异地开发、异地安置,为劳动力转移的寻找出路;改革农业科技推广制度,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生态建设实验方面,主要进行小流域治理试验,主要方式是以粮换工,以工代赈;生态农业小区试验,把经济效益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发展一批生态乡,生态村;生态建设工程实验,主要是通过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毕节片区工程为载体,探索了依托工程进行高效生态建设之路。在人口控制与素质提高方面,主要进行了三个重点的试验:把控制人口与解决温饱、增加收入相结合;把土地制度改革与人口控制相结合,在二轮承包中依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引导人口的少生优生;对农民进行培训与扫盲,实施农科教相结合。
  1999年,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毕节试验区深化了以西电东送工程和资源开发为载体,以拉动全区经济增长、促进公共财政增收、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建设资金、让发展成果为更多的贫困农民分享的关涉农村发展的新试验。
  这个阶段的试验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扶贫与人口政策相结合、有组织地组织劳务输出、农村圈舍改造、失地农民、移民后续发展、整村推进等。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中,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关注民生,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进一步深化,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
  2007年,毕节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贵州省排到了第3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口增长减缓,资源开发取得巨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
  在毕节开展的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中,各民主党派、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的积极参与决策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资金支持,是又一次具有全国意义的尝试。
  在职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毕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毕节扶贫工作,并组织各界知名专家学者,对试验区建设进行具体指导,20年来,共帮助制定了毕节地区畜牧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2004—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指导全局性工作的文件,推动了毕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
  毕节地区进行的20年试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我国农村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
  毕节是国家实施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场,毕节试验对何为发展、为何发展、如何才能发展,怎样评价发展等这些涉及发展观的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是对科学发展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行探索与实践,具有跨区域、跨时代的巨大价值与意义。
  毕节的农村改革,把开发式扶贫、救济式扶贫、参与式扶贫、智力扶贫、生态扶贫、计生扶贫等各种模式相结合,凡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解决贫困问题的方式都大胆采用,形成了新的“毕节模式”。
  “毕节试验”表明,要坚持改革开放。胡锦涛同志在试验区成立时强调要全方位开放,发展商品经济,指出“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开发、建设过程中人才、资金、信息短缺的矛盾,借助外力,加快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的步伐。”并强调要“坚决抛弃满足现状、夜郎自大、自我封闭的自然经济观念;坚决克服‘怕吃亏’、‘怕当殖民地’、‘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小生产狭隘观念。”
  如今,商品经济的意识已经被广大农民认同,毕节地区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大方芸豆,织金的竹荪,威宁的核桃都涌入外销的商品大潮,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收获。
  毕节人民,正在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新农村建设,进行旅游开发,推进城镇化进程,730万群众正向小康迈进!
  第四章  辉煌的成就贵州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县以机制转换、组织创新、制度建设为重点,坚持改革试验的超前性、探索性和可操作性,按照“调查研究、设计方案、专家论证、立项报批、操作实施、监测评估”和程序,先后进行了三轮农村改革试点,在非耕地资源开发、农为产业化经营、农村税费改革、乡镇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农村文化合同制改革、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宜的探索。
  近些年来,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贵州深化了对欠发达、欠开发省性的认识,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更多农民共享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利用贵州的多民族和多元的文化优势打造多彩贵州……贵州省委省政府根据时代发生的变化,应时而动,不断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解放发展生产力。
  在风起云涌的农村改革中涌现的余庆“四在农家”农村改革活动、晴隆农村科技体制改革、黔南州的乡镇和林业体制改革,六盘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贵阳市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取,都得了一批十分有价值的经验。
  在贵州的历史上,有两个讹传讹的成语广为人知:一个是“夜郎自大”,另一个叫“黔驴技穷”。这两个带着贬义的成语,如背在贵州人身上的两座大山,一直误导着人们对贵州形象的认识。
  但通过对贵州农村改革30看来的辉煌探索,我们有理由让人们对贵州刮目相看。正如近年来有些人提出的那样,这两个成语应该修改为:“夜郎志大”、“黔虎技多”。
  让我们来看一看,贵州农村改革的辉煌取得的辉煌成就:据统计,1978-2007年,按当年价格计算,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从46.62亿元增长到2710.28亿元,增长58.1%,人均GDP从175.00元上升至6835.00元,增长39.1倍,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09.30元提高到2007年的2374.00元,年均增长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不断提高,在2002年至2007年间,恩格尔系数就降了6个百分点;农村人的消费悄然发生变化,城镇化趋向明显;农村居住条件大大改善,部分率先富起来的农民住房向楼房式、花园式发展;家用电器和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了千家万户;农村交通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消费投资加大,农民素质得到提高;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民医疗保健消费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30年农村改革的作用,就是在农地建立起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使得贵州农村面貌、贵州农民面貌、贵州农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的成就给贵州人的启示正如锦涛同志视察贵州叮嘱的哪句话:贵州有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
  结语 展望贵州农村改革回顾过去,贵州农村改革30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仿佛弹指一挥间。
  在这30年里,勤劳智慧的贵州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发挥创造精神,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在这30年里,省委省政府深入体察民性,总结经验,科学决策,以广大农民的利益为本,使得农村改革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取得辉煌的成就。
  在这30年来,贵州经济发展节节攀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不止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并号召我们“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这对贵州下一步农村改革的探索,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世界各国、全国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30年的农村改革成果累累,30年农村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30年里贵州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面对现实,贵州仍然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是目前全国唯一没有进入总体小康的省份,一些指标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
  贵州的农村改革没有停下,也决不会停下,而是要因时而动,进一步深化。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贵州干部群众明白,必须只争朝夕,加倍努力,才能逐步缩小与全国发展水平的差距。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贵州已经从新的起跑线上出发,贵州干部群众正在珍惜时代提供的宝贵机遇,奋勇争先,锐意改革,殚精竭虑为贵州的发展洒下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尽职尽力,以实际行动证明,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生活不能总是一个模样,太阳,才每天都新鲜。
  只要我们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不断大胆探索,推动农村改革,就一定能够创造下一个辉煌的明天!

扶贫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之二:凉山新农村建设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凉山,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美丽富饶的安宁河谷,群山连绵的千年彝寨,神奇峻秀的木里藏乡,6.0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流光溢彩,风光无限。
  凉山,在推进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大凉山彝区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中,473万勤劳智慧的凉山人民意气风发,共建美好家园。
  东方风来百舸争流,千里凉山春潮澎湃。
  推出片名——春潮澎湃大凉山——凉山州新农村建设纪实凉山把握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要求,顺应广大农民群众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迫切愿望,2009年,州委、州政府统筹考量、科学决策,启动实施了“新农村百村示范工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凉山新农村建设,由此赋予前所未有的深刻内涵,高点破题、全新开篇。
  凉山新农村建设,由此注入前所未有的磅礴动力,花放千村、果结万家。
  凉山新农村建设,显绿色生态之韵,兴健康文明之风,呈喜庆祥和之气,建幸福小康之家。安宁河谷\大凉山彝区\木里藏区一片生机盎然,新村美景处处生辉。
  第一章  浓墨重彩绘新村字幕:激情描绘新农村,今日凉山尽朝晖。(创意:画卷形式徐徐展开。)
  凉山新农村建设,州委翟占一书记、州政府张支铁州长明确要求(字幕:将新村建设作为全州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推进大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统筹结合,多措并举,创新推进,务求实效。)
  建设新环境、壮大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创建新组织、塑造新风貌,建设好班子。“五新一好”掀开了全州新农村建设大幕。
  规划引领“总规专规”舞龙头(字幕,不解说)
  凉山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龙头引领,遵循的是“三打破、三提高”的大原则,落实的是“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高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统揽,以全域凉山为背景,以30户以上自然村落为单元,以2012年、2015年、2020年为节点,制定一个总规(字幕:《凉山州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提纲》)、三个专规(字幕:《村落民居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州委、州政府把关定向,特邀专家悉心指导,各县市规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编制。
  会理县、德昌县聘请一流院所编制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在全省比选中高分中榜,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西昌市以规划为牵引,把握集中、节约和特色三项原则,整体打造“低碳乡村、生态家园”。宁南县每村一个规划蓝本,每户一张施工图纸,建成100多公里的“蜀风滇韵”风景线。昭觉、普格、甘洛、越西、喜德等县依托自然环境,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布局村落,体现了民族风格,彰显了现代气息。
  重点突破“四化并举”抓示范(字幕,不解说)
  字幕:扮靓新村,推进村落民居建设“特色化”。
  凉山新农村建设,(字幕:农民当业主,统规统建新民居)。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好、产业支撑有力的沟坝河谷地区、移民搬迁、拆迁安置地区(字幕: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一事一议、民主决定、自愿投入、自我选择),街坊式、园林式、组团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6296户在欢歌笑语中乔迁新居。
  凉山新农村建设,(字幕:改造旧农房,旧村旧貌换新颜)。在村落民居布局基本合理的村庄村落,突出川西南、川滇结合部民居风格和彝、藏等民族民居传统特色,改建扩建,提升档次,10610户农房修葺一新、1905户农房功能扩展。
  凉山新农村建设,(字幕:塑造新风貌,成片连线建新村)。在重要交通干线(字幕:统一风格、统一色彩、统一图案,房檐勾边、门窗上漆、墙体粉刷、外墙装饰),一地一景观、一村一特色。截至2010年底,全州118个行政村、70个30户以上自然村落的69815户村民入住新村。
  字幕:夯实基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化”。
  凉山新农村建设,注重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政府补、农民投,道路、饮水、用电、通信、闭路电视、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综合治理,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凉山新农村建设,着力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山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坡改梯、薄改厚、田形调整、下湿田整治,渠系管网配套,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生态建设,示范片、示范村成功抗击50年一遇特大干旱。
  字幕:强化支撑,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品牌化”。
  凉山新农村建设,实施(字幕:“连片成带”,推进基地建设上台阶)。多村一品、一片一业,对接优质烟叶、茧丝、马铃薯、草食畜、特色林业等产业发展,打破乡镇、村社界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特色产业基地。
  凉山新农村建设,实施(字幕:“主体带动”,推进产业发展上台阶)。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拉长加宽产业链,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实施“品牌建设年”,统一“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识,放大产业优势、争创品牌效益,大凉山“清甜香”烤烟、马铃薯、“好医生”药品等荣获国家级、省级著名品牌、驰名商标殊荣。
  凉山新农村建设,实施(字幕:“一三互动”,推进乡村旅游业上台阶)。开发农业功能,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示范片、示范村打造星级农家乐65家,接待游客2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939万元。
  字幕:改善民生,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州建成“1+6”村民活动中心114个(字幕: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便民服务、农民培训、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综治调解),103个村实现购物看病不出村、学有阵地、活动有场所,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设施配套水平进一步提升。
  模式创新“五个结合”探新路(字幕,不解说)
  新凉山,新战略,新跨越。
  新农村,新路径,新成效。
  凉山新农村建设,在审时度势中破冰起航,在攻坚克难中探路前行。
  凉山新农村建设,实行(字幕:总体部署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各级党政坚持把新农村建设摆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决策上优先谋划,推进上优先部署,措施上优先保障,重点突破,统筹协调,确保实效。
  凉山新农村建设,实行(字幕:试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选准点,将基础条件和发展势头较好、村两委班子较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确定为示范村,打造精品,树立样板。扩好面,通过示范村建设,带动周边自然村落连线改造、整体推进。
  凉山新农村建设,实行(字幕: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抢抓省委省政府“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大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上升至国家层面支持等重大机遇,发挥政策“放大、叠加、嫁接”效应,找准对接点、突破口,切实将外部支持转化为帮扶项目、建设资金。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等不靠、投工投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新居自己建”。
  凉山新农村建设,实行(字幕:州县市联动与职能部门互动相结合)。发挥各级党政工作主体、实施主体、责任主体作用,加强指导监管,畅通信息反馈,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开绿灯”、“设路标”,横向到边、无缝覆盖。
  凉山新农村建设,实行(字幕:班子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深化延展“五一个”联系制度,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发挥基层干部带领干、带头干、带动干的作用,当好领头雁、主心骨;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宣传发动、分类指导;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建新房、树新风、育新人,让群众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建有标杆。
  [同期声:“共产党好、新农村建设好”。
  机制保障“多轮驱动”聚合力(字幕,不解说)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全力以赴,奋力攻坚。
  凉山新农村建设,是资源的大整合,是力量的大聚集,是各级各部门执行力、战斗力、创造力的大展示。
  字幕:上下带动,创新推进机制。州县市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分类分片统筹协调,细化分解目标任务, 19名州级领导挂县市,34名县市领导包村,部门帮户、干部结对、企业帮扶,示范片示范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字幕:整合联动,创新投入机制。统筹规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整合资金、捆绑投入,实现各类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项目找、行业(企业)帮、部门扶、银行贷、村级出,多元筹资,合力共建,充分激发群众建设热情。
  字幕:督查促动,创新考核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绩效考核,问领导干部之责,求工作落实之效。州委、州政府分片区召开现场会,县市之间学别人、促自己,破难点、推进度。强化督促检查,每月一报、每年一评,拼干部、比工作,赛作风、争一流。
  第二章  大山深处有美景字幕:春风吹拂新农村,古老凉山绽新颜。(创意:画卷形式徐徐展开。)
  走进会理县潭溪河、德昌县河东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一排排现代气派的新房鳞次栉比,一片片石榴林含苞吐蕊。安宁河谷5县市新农村集中连片64个示范村建设现场如火如荼。
  踏访地处高寒山区的昭觉县碗厂乡大石头村,彝族同胞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全州14.1万户彝区“三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首批47个大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新村建设快速推进。
  做客海拔3800米的木里县康坞牧场牧民定居点,68栋砖混结构的藏式新房在春光中格外醒目,结束了游牧生活的牧民群众,在通风保暖的新居里打酥油、做奶茶。木里藏区第二批5个牧民定居点212户定居房即将建成,1508户藏区危房完成改造。
  潮涌大凉山,新村绽异彩。
  凉山新农村建设,在江畔河谷,在山乡高原,打造出一颗颗清新绚烂的璀璨明珠,呈现出一道道恢弘壮观的大美风景。
  安宁河谷连片推进,西昌市开元村、白庙村、合营村、大德村,会理县潭溪河村、海溪村,德昌县大坪村、大坝村,会东县民权村,宁南县上游村、梓油村,冕宁县西河村、建设村……一个个新村拔地而起,产业强起来、村庄靓起来、生态绿起来、群众生活富起来。
  彝家新寨整村推进,盐源县木帮营村,昭觉县四呷村、大石头村,普格县沙合莫村,布拖县洛嘎村,甘洛县勿西村,雷波县海湾村,越西县小相岭村,金阳县丙乙底村,美姑县俄普村,喜德县伍合村、大埂村……一座座新寨各具特色、各展风采。
  藏区新村加快推进,木里县棉布村、卡拉牧场、巴尔牧场、鸭嘴牧场……一栋栋新居精美现代、亮丽多姿。
  2010年11月底,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亲临凉山视察,深入彝家山寨,察看新旧农房,对彝区“三房”改造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凉山不凉,资源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三房”改造和新村建设效果明显,城乡环境干净,彝区干部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好。
  2011年2月初,国务院回良玉副总理在凉山视察期间,看到民族特色浓郁的彝家山寨、干净整洁的村落民居十分高兴,他说:“新村建设,规划是龙头,抓住了关键,凉山‘三房’改造和新村建设抓得很实在,工作不错。”
  省委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和国家相关部委领导特别关心凉山,十分重视凉山发展,多次深入我州调研,对新农村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第三章  凝心聚力谱新篇字幕:全民给力新农村,锦绣凉山续华章。(创意:画卷形式徐徐展开。)
  凝心聚力,凉山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干群同唱的时代主旋。
  机遇面前时不我待,目标面前跳起摸高,责任面前勇于担当,发展面前克难奋进。州、县两级财政从今年起每年安排不低于4亿元专项资金,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113个“新农村百村示范”村将在今年基本建成,438个新村建设及时启动。各族干部群众意志更坚、斗志更高、干劲更足,“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的热情更加高涨。
  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
  登高望远,凉山新农村建设将谱写更加辉煌的民生诗章。
  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要求,把握2012年、2015年、2020年三个时段,对全州30户以上的自然村落进行集中打造、散居户实施风貌改造,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字幕:2015年以前,建成涉及10个国贫县9.9万户、49.5万人的1190个新村,保证全州46%以上村民入住新村,到2020年实现60%以上的村民入住新村。)
  展望明天,凉山跨越发展之舟风帆正举。
  拥抱未来,凉山全面小康蓝图锦绣万千。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