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传片解说词

发布时间:2018-05-08 浏览人数:2

北京宣传片之一:北京理工大学校报电子版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校报电子版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开展国防科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大学,其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励精图治、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牢记老一辈革命家的重托,致力于红透专深的人才培养和学校的科学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学校先后获得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高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校党委统揽全局,引领发展坚强的领导核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北京理工大学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命题,抓方向、议大事,抓改革、抓党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向未来、引领发展。
  学校党委积极推进班子建设,坚持党对学校的统一领导,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政一把手密切配合,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班子团结、勤奋、务实、清廉,富有创新精神,形成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生机的良好局面。
  学校党委放眼世界,加强学习,深入实践,谋划发展,坚持依靠群众,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升执行力,保持先进性。通过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精心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胜利召开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及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提出了“干部要为教师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学校所有工作要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理念,确立了新“三步走”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了实现今后五年发展目标的“6+1”战略,明确了“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发展路径。
  学校党委的科学决策和战略部署,已成为全校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指南,已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已成为北京理工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保障。
  基层党委凝聚师生,团结奋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北京理工大学党委把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从选干部、配班子,建制度、立规范,创条件、树模范等方面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各基层党委紧紧围绕教学科研等中心任务,把学校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学校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团结产生力量,凝聚延伸希望。自动化学院党委成立一年多来,以班子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谈心、召开党政联席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交流思想,形成了党政同心,满怀信心带领全院师生共谋发展的新局面。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理学院党委抓住学校“振兴理科”的机遇推动学科建设。2007年以来,新增数学、物理2个博士后流动站,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固体力学、物理化学学科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了论证。
  视野决定高度,凝心聚力前行。管理学院党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提出了“入主流,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造就一流师资、创建一流文化”的目标,通过创新制度、优化结构等措施,提高了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术氛围日益浓郁,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夯实党建基础,争创一流业绩。后勤集团党委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并充分利用《党员手册》、《党支部手册》、《党委工作手册》推动基层党建,在非事业编制人员中发展党员,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推广月”和“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活动,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
  基层党支部创新实践,成果喜人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北京理工大学基层党支部按照校党委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
  机械学院车辆工程系第二党支部是一支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团队。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期间,电动汽车工程中心科技团队成员在党支部孙逢春、林程等党员的带领下,积极投身车辆技术攻关和运行服务保障工作,3年来夜以继日开展技术研发,50余天不分白昼坚守奥运一线,以为国争光、为校争荣的态度,确保电动大客车在赛事期间零故障运行,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学技术研究院党支部向管理要质量,从服务出效益,努力实现从“被动服务、应答式服务”向“主动服务、策划服务”的转变,提升了服务师生的水平和质量。在全校师生的艰辛努力下,学校2008年、2009年科技投入经费连续突破10亿元,以“高新工程”和科技奥运为契机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10项国家科技奖,其中作为第一单位获奖7项,牵头获奖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4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2009年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
  宇航学院2006级本科生第一支部党员坚持开展“党群零距离”工程,采取集体自习、党群“一帮一”形式,挑选成绩好的党员担任“义务辅导教师”,为同学讲解课程上的重点难点,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该班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年级第一名。2009年准备考研期间,党支部把已经保研的学生党员分为备考答疑组、收集资料组和后勤服务组,为考研同学提供帮助。最终,全班26位学生中,有23人保送或考取了研究生。
  党员骨干模范带头,永葆先进北京理工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党员发展工作,一批党员骨干默默奉献在教学、科研、管理一线,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永葆先进的慷慨赞歌。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学院毛二可教授理想信念坚定,勇攀科学高峰,带领雷达技术研究所团队在雷达体制和杂波抑制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三十多项重点科研任务。学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向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学习宣传活动”,宣传毛二可院士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为党的事业奉献终生的高尚品德。在毛二可院士及其团队事迹的鼓舞下,学校涌现了一批毛二可式的共产党员和创新团队。
  光电学院青年教师党员程灏波,在科研道路上勇创新功,为党的旗帜增辉添彩。在先进光学制造及检测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刻苦钻研,大胆走出了一条争取校外科研合作的成功之路,先后为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北理工的科研合作搭桥铺路,有关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香港特区工商业奖科技成就优异奖,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样。
  生命学院2005级第三党支部书记俞锦声,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热心服务同学。他主动参加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于2007年9月19日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南方一位素不相识的17岁身患白血病女孩点亮了生命之火。像俞锦声这样的学生党员还有很多,在延安精神的沐浴下,在军工文化的熏陶中,在校时他们一心向党,刻苦学习,毕业时响应号召,毅然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没有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有的只是来自青年大学生内心深处奉献社会的责任。
  72岁的共产党员吴鹤龄教授,和学校很多离退休教职工一样,退休后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余热奉献师生。他积极从事科普创作,11年间先后出版图书8部,总字数达400万字。他参与主创的作品《好玩的数学》丛书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还多次在校内外举办讲座,将自己毕生所学和从教心得豪无保留地奉献给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崇高追求。
  辉煌的业绩令人骄傲,蓬勃的气势令人鼓舞!
  在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团结一心,抢抓机遇,继续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新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艰苦奋斗,激情进去,大力提升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原创性科研成果,逐步形成了文化引领、学术优先、培育英才、开放办学的良好局面。
  光辉的前景令人向往,伟大的事业催人奋进!
  我们坚信,这样一所为抗战建国而诞生,具有光荣传统,肩负神圣使命的高等学府,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焕发出勃勃生机,迸发出无穷力量,为党旗添光彩,与祖国共奋进!

 

北京之二:大学宣传片解说词:北京邮电大学宣传片

 

  从手摇电话交换机到程控交换机,从模拟信号传输到数字信号传输,从自动化通信网到电信互联网,中国的邮电通信在建国58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次次通讯手段更新换代的轨迹上处处都记载着北邮坚实的足印,北邮辉煌的岁月。见证者中国通信业的巨变。
  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与1955年,是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也是国内唯一一所具有全通信领域研究能力的大学,办学特色突出,半个世纪以来北京邮电大学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发挥以信息可以为特色的办学优势,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崇尚奉献的北邮精神,在邮电通信到信息通信一代代北邮人辛勤耕耘探索和开拓的足印。
  北京邮电大学1958年研制成功国产半导体三路载波机和全国第一家教学实验用黑白电视台,1960年研制成功彩色电视接受系统为我国彩色电视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2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信息轮专著《信息论》,1970年出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北邮承担并成功完成了其中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研制任务,这段清晰洪亮的东方红长久的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中。
  1982年北京邮电大学发明的第二代DG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成为了航天航空等军事部门必需品,其综合性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信息黄埔通信摇篮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北京邮电大学研制的光缆机械性能测试设备就一直走在光缆机械性能检测领域的前沿,至今在光缆检测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996年北京邮电大学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试验网,并在固定智能网,移动智能网,和增值产品设备等领域进行产学研究工作,国产智能网产业化的成功使中国电信网首次在一个完整的产品领域彻底挡在国门以外。
  在通信领域,国际标准是体现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也是长期以来由极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领域,近几年来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成果一共形成了9了完整的IT。UT国际标准,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95期间世界通讯领域出现的主要新技术几乎都在北京邮电大学首先实现突破,并首先转换为网上大量应用的产品。
  十五期间北京邮电大学又取得了一批以下一代网络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新一代无限移动通信系统,光通信与光电子前沿技术密码与信息安全,和3G、4G为代表的高水平标志性科技成果。
  累累的硕果正是源于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和高水平的教学条件,源于50余年来一代代北邮人的辛勤努力,老一辈的学术泰斗大批中青年专家教授,以及众多的北邮教师,继往开来发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以其自身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铸就了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他们是北邮浩瀚历史长河中晶莹的水滴,他们是北邮迈向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人梯。高水平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带来的是高质量的教学成果,50多年的发展北京邮电大学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各级毕业生11万余人。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