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宣传片解说词配音文案

浏览人数:1

校园文化宣传片之一:校园宣传片优秀解说词

 

  均衡发展添活力(卷轴铺开出现)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它是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合隆镇党委、镇政府,和合隆镇小学一班人高瞻远瞩,长远布局,提前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四个均衡,1、 一是统筹资源,确保办学条件的均衡,08年合隆镇政府投资3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00万元新建5000多平方米教学楼;2、 2010年合隆镇政府投资50万元硬化学校的操场,投资20万元硬化学校校道,投资20万元新建了篮球场地,投资40万元维修西厢房3、 2011年投资50万元新建了学生水冲厕所。
  4、 2011年至2012年装备总投资236.6万元装备了科学实验室2个,卫生室1个,微机室2个,图书柜8个。统一装备的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实验器材配备率均达95%以上。
  5、 按上级精神,加快小城镇建设,合隆镇人口快速增加,今年拟投资1000万元选址新建中心校分校,能容纳学生1500人,届时将极大缓解的中心校学额压力。
  6、 目前,合隆镇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校舍,内部装备,教学仪器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7、 二是促进师资队伍的配置的均衡,我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硬性指标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学校内涵发展,常态化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对教师全面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教师培训场面视频)
  8、 三是加强区域管理,促进校际均衡。红旗小学等东南九校教师开展了校际教研、科研交流活动。合隆镇小学开展了学校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开安小学开展了课堂教学交流会;九校教师开通了QQ群,进行网上交流;九校教师开展好文章大家读,把好文章入放置QQ群,资源共享。
  9、 合隆镇小学把15所村小划分三个片区,每个片区域5所学校,片区内教师在教研、科研等工作分别承担不同交流任务,每学年一个轮次。通过村小校长论坛、三制三课、小课题研究活动,引领村小教师专业成长。
  10、 中心校与村小对口帮扶,选派优秀教师李程程等到村小任教;中心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到村小挂学科任教,几年来向村小送教人数50人次。
  11、 我们还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积极推进高效课堂。
  12、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培训形式多样化,我校106人参加了国培,省培,县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校王艳丽等九名教师参加长春市课堂教学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13、 四是严格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落实阳光招生政策,学生就近入学,实行平行分班,平均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
  创造特色添实力(卷轴铺开出现)
  14、 合隆镇中心小学结合发展规划,制定科学详尽的校园绿化工程实施方案,倾力打造优美整洁的生态环境,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经过几年的校园绿化美化,如今天的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育人氛围浓厚,布局合理,校园整洁明净15、 学生彬彬有礼,教师热情文雅,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续(课间学生敬礼,教师候课)
  16、 我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适时举办师德报告会和寒假师德集中培训会,评选优秀教师,表彰师德标兵。学校设立家长信箱,定期召开家长会,广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的意见。
  17、 我校认真抓好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每天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分年级开展大课间活动。
  18、 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学校成立了排球、健美、器乐、舞蹈、绘画等10兴趣小组,为儿童设计课程,极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要。
  19、 学校小记者团组织的《隆兴周报》,从采稿、编辑、出版,全部同学生自行设计,印刷。
  20、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们全体合小人努力打造优质品牌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先后获得21、 随着学校的发展,合小的新的规划蓝图已经绘就,学校将进一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坚强的领导班子,精良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美的教学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必将促进学校迈向新的台阶,合隆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校园文化之二:小学校园:通城县隽水寄宿小学

 


  近年来,通城县隽水寄宿小学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隽水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以发展为中心,坚持“配套建校、规范立校、特色兴校、改革强校”的发展战略,本着“建特色学校,建快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办学思路,聚精会神抓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以优美的环境、文明的校风、雄厚的师资、先进的设施、高效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享誉整个咸宁市。他们首开全县寄宿学校先河,为通城教育改革开辟了新路。
  放飞希望巍巍锡山,正以其雄伟的气魄展示着改革的丰功伟绩;悠悠隽水,正以其秀美的神韵絮说着历史的昨天与今天。
  当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当“振兴教育”的口号响彻长城内外,一所势必影响通城教育事业的学校─—通城县隽水小学便应运而生。
  2000年创办时,当时仅是一座村办小学,学校没有校门、围墙 ,校园里黄土遍地,杂草丛生,教学设施一片空白,帐上一无所有。学校一班人定好位,打基础,促发展,抓特色,起好步,找领导,跑路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历尽千辛万苦才完成校园配套建设。2001年,看到办寄宿班有发展前途,他们又带领全体教师风风火火地办起了寄宿班。
  四年的艰苦创业,如今的隽水寄宿小学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800多万元。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阶梯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音体美专业室、食堂餐厅一应俱全,能容纳2000人同时进餐的新型餐厅、科技楼、标准运动场正在建设之中。
  整个校园布局幽雅,规划合理,花坛、草坪、雕塑令人赏心悦目。
  走进隽小校园,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每一簇繁花茂草,每一张名人画像,都融合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隽小人怡情、养性、厚德的良好愿望。
  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隽小来说,四年是一路高歌、一路辉煌的非凡岁月,是开拓创新、突飞猛进的校园丰碑。
  (字幕)学校不仅承担了咸宁市“口语交际优质课竞赛”、“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讨会”等大型活动, “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优胜单位”、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第五届“楚风杯师生书画大赛优胜单位”、咸宁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卫生学校”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绿色学校”、“优秀家长学校”、“交通安全学校”、“红旗交警护学岗”和通城县“示范学校”、“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等。
  一块块奖牌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鄂南大地。
  如果说一流的硬件设施为隽小的腾飞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一流的师资队伍又是隽小走向辉煌的保证。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打造一个学习型学校,学校不断加强教师学习,坚持每周政治业务学习,组织教师100余人赴荆州、武汉、孝感、黄冈、武穴等地参加各种学科学习研讨活动,不定时请教育专家、名师和学者来校授课.学校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通过文化、业务考试和综合考核,在全县招录教师,从2001年至今,共在全县招录青年优秀教师43人。
  (字幕)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高级教师7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校长1人、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16人,教育科研带头人1人,学科带头人1人,名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37人。45个教学班,学生2800余人,其中寄宿生1200余人。
  强大的师资队伍为隽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隽小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面对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浪潮,隽小更加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学校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走“以研促教,以研兴校”之路。同时还聘请了华师博导王坤庆教授、省教研室主任刘合容硕士等教育专家为指导老师,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中,一个国家级德育课题、两个省级课题“寄宿班教学与生活管理”和“自然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及一个市级课题“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出版了两本课题成果专辑。
  四年来,学校共有30多名教师在省、市、县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2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舞蹈《快乐中国风》和2004年“十一”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在全县获得好评,龚仪珍、瞿细华等6名教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校长何成林不仅是县人大代表,还是全省“100名优秀校长”。
  以师为魂,育鲜明办学特色;以生为本,走内涵发展之路。这是隽小一直为之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学校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乒乓球室、足球场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开办了美术、舞蹈、器乐、微机、英语等特色班,成立了鼓号队、排球队、文艺表演队等课外活动小组,还组建了写作、阅读、科技等兴趣小组。学校广泛开展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电脑绘画大赛、慰问孤寡老人、办手抄报、远足拉练、手拉手献爱心等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和县交警大队结成警民共建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大展才华的机会。
  (字幕)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600多人次,2001年在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书画大赛中有36名学生获奖;2003年,学生合唱《留给我》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学生严一萱在市“金钥匙杯”少儿才艺大赛中获一等奖;2004年湖北省第五届“楚风杯”师生书画大赛中,隽水有49名学生获奖;在秋季市运动会上,隽小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学生余若涵被评为“湖北省百名优秀少先队员”,学生在《咸宁日报》、《南鄂晚报》、《明天》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0余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改革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隽小人深深懂得:规范化管理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和重要保障。
  严格的管理制度给学校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活力,学校不断发展,声誉不断提高,生源不断攀升,学生由办学初的千余人发展到现在的2800余人。
  绵绵青山,写尽了历史的沧桑;潺潺绿水,镌刻着历史的辉煌。
  2001年9月,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在全县首创寄宿班。四年来,学校通过摸索和借鉴外地办学经验,对寄宿生推行生活封闭化、学习电教化、管理小班化的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学校对寄宿生实行物业化管理,公寓式的学生宿舍,宽敞明亮,里面配有专用衣柜、洗浴间、卫生间和阳台;标准的膳食中心,专业而丰富多样的营养配餐,学校还配备了两名校医,随时为学生服务。学校每班都配有专职生活教师,照顾学生饮食起居,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锅炉每天及时供应开水。入冬以后,给学生添加垫絮,安置了带有护架的火炉。生活教师每周清洗、翻晒被子,每天保持寝室通风。
  这一切真正体现了“教育是服务,以爱为教育基点”的教育管理体念。
  可以说,在隽水小学的每一天,学生时时刻刻徜徉在集体的长河中,同时也享受着春天般的温暖。
  学校要求寄宿班教师会用多用电教器材进行电化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四年来,学校共投资近60万元,装备了27个“两机一幕”电教室,1个多功能阶梯教室,添置了微机、钢琴等大量教学器材。
  寄宿班实行小班化管理,每班30至45人,每间教室都配有一流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寓教于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找到了适合自我发展的空间,学习更主动,个性更张扬。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年的寄宿生活,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做人。
  三年来,学校寄宿班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认同与赞誉。2003年副省长辜胜阻来该校视察,对该校的寄宿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武穴、洪湖等兄弟学校纷纷来该校参观学习。《当代教育报》、《咸宁日报》、《南鄂晚报》等多家媒体对该校寄宿教育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耕耘已绿新春雨,千帆竞发驭长风。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中,隽小人正以崭新的面貌和蓬勃的精神,朝着“创全省100强学校”的奋斗目标大踏步迈进。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